尿结晶详细讲解(附图)

发布于 2023-07-02 11:13:30

结晶顾名思义是指物质由液态或气态形成晶体。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结晶有:玻璃、结冰、食盐、白砂糖、石英.......那么您听过尿液中的结晶吗?

相信大家体检的时候或者无意中观察到自己的尿液混浊,心里总会有些小小的不安,下面我们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引起尿液混浊的原因之一——尿液结晶!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喝水太少,出汗多或者有环境温度改变、病理、药物等因素时都可能引起尿液结晶。

尿液结晶

是在饱和状态下,因尿液的酸碱度、温度改变、代谢紊乱或缺乏抑制晶体沉淀的物质而发生沉淀,形成尿结晶。从形态上可分为晶体物质和非晶体物质。常使外观混浊。从临床意义可分为生理性结晶病理性结晶

生理性结晶

生理性结晶多来自食物及机体盐类的正常代谢产物与钙、镁、铵等离子结合。常见有:

草酸钙结晶

无色闪烁发光的八面体或信封状,少量无意义,大量出现并伴有红细胞时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

尿酸结晶

黄色三菱形、哑铃形、蝶形或不规则形。大量出现时可产生高尿酸肾病、尿酸结石及痛风等疾病。

非晶形尿酸盐

黄色非晶形颗粒状沉淀,低温、浓尿或酸性尿出现,冷却或长时间放置可呈淡粉色。

磷酸盐结晶

磷酸盐类结晶包括非晶形磷酸盐结晶、磷酸铵镁结晶、磷酸钙结晶等。常在碱性或近中性尿中见到。非晶形磷酸盐呈白色颗粒状属正常代谢产物,无意义。磷酸铵镁呈正方形、信封状或羽毛状,大量出现提示泌尿系结石或感染。磷酸钙呈星状或束状,长期大量出现,应排除甲亢、肾小管中毒等疾病。

病理性结晶

病理性结晶是由于各种病理因素或由于某种药物在体内代谢异常而出现的结晶。常见有:

胆红素结晶

橘红色成束的针状或小块状,见于各种黄疸患者。

胱氨酸结晶

无色六边形的薄片状结晶,大量出现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

亮氨酸结晶

淡黄色或褐色小球形,有密集辐射状,提示预后不良,见于严重的肝脏疾病、急性磷中毒。

酪氨酸结晶

黑色针形,呈束状或羽毛状,见于组织大量坏死性疾病。

胆固醇结晶

缺角无色的长方形,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或有乳糜尿的患者。

药物性结晶(漂亮的黑色羽毛)

主要是服用磺胺类药物引起,大量出现可阻塞尿路,引起肾脏损伤。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到尿液中暂时性出现少量生理性结晶且身体无症状时是无碍的,但如果长期大量出现,则有可能诱发结石,要引起重视。如出现病理性结晶,请及时就医。

那么出现结晶尿该怎么办呢?

1、多饮水,多吃蔬菜,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 以上。

2、根据尿液的PH值,饮食纠正。

3、积极就医,定期检查,排除相关疾病。

来源: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健康科普服务号

0 条评论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