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近些年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在临床日常检测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高血脂,甚至脂血的标本,且年龄越来越年轻化。脂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 TG是血脂检测的基础项目,脂质代谢紊乱在检测中常会遇到,作为检验人我们不仅需要了解脂质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而且能够对异常的血脂结果作出解释。下面就是在科室工作中遇到的一次有趣的经历。
1
案例经过
本科室急诊生化检测用的是某干化学分析仪,干化学分析仪甘油三酯的检测上限在5.00mmol/L,超过该检测上限的标本我们常采用手工稀释的方法。在生化审核时连续遇到了两个超过检测上限的标本,让实习生跟着老师学习标本稀释,两管血一个血清清澈,一个血清混浊。稀释后检测清澈的血清甘油三酯的值反而比混浊血清的高。
案例一:甘油三酯高达7.11mmol/L,血清清澈,无明显浑浊。
案例二:甘油三酯高达6.87mmol/L,血清浑浊。
当日仪器质控在控,试剂校准曲线未过期,实习生以为自己弄反了标本,又稀释做了一遍,结果还是一样,这样也排除了偶然误差导致的跳值。学生就好奇问老师,不应该甘油三酯的值越高血清越混浊吗?
2
案例分析
确实在日常检测中常是甘油三酯越高,血清越浊,同时由于学生对脂质代谢了解不足,导致其错误的以为血清的浑浊度与甘油三酯值呈正相关。
要讲明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甘油三酯在代谢开始分析,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外源性主要通过食物摄取,内源性主要来自于肝脏、脂肪组织及小肠的合成。甘油三酯及胆固醇主要参与机体供能及激素合成等过程。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具有疏水性特征,二者在体内的转运代谢是通过与载脂蛋白结合成脂蛋白来完成的。脂蛋白根据密度不同主要分为乳糜颗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中间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几种脂蛋白所携带的脂类及功能各不相同。
表1:体内主要脂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由表中可以看出乳糜颗粒(CM)颗粒大,且在水中的溶解度低,当血清中存在CM时常导致血清的浑浊。案例二中血清的浑浊就是由于血清中存在较多的乳糜颗粒导致的,乳糜颗粒主要携带甘油三酯,所以案例二中的甘油三酯在较高的水平,但胆固醇的水平不高。
案例一中甘油三酯存在的方式主要是VLDL和IDL,这两种脂蛋白不仅携带甘油三酯,同时携带胆固醇,导致案例一中患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水平都较高,VLDL和IDL水溶性相对较高且颗粒小,所以案例一中血清较清亮,无明显混浊。
根据血浆脂蛋白升高的种类及程度不同,临床上常根据1970年世卫组织修订的分类系统将高血脂分为六型。
表2血脂代谢紊乱分型
由表2可以看出案例一中脂质代谢紊乱属于IIb型,案例二中脂质代谢紊乱属于I型。
3
总结
脂质作为三大营养物质之一,脂质代谢在机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脂质代谢紊乱,常会导致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使其同时具有重要的病理作用。脂质代谢相对复杂,但本案例中,通过对比几种脂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就可以轻松的解决了为什么甘油三酯低的血清反而比高甘油三酯血清混浊的问题。对于学生和老师,熟练的掌握脂质代谢过程,且在日常点点滴滴的知识积累,临床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
文章作者: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 范文廷
编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