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红细胞凝集案例分享

发布于 2024-02-22 14:27:02

肺炎支原体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最小的致病微生物,是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通常通过飞沫传播,潜伏期为2~3周,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感染后,可能会有一些呼吸道症状,如头痛、咽痛、发热、咳嗽等,但也可能无症状。这种感染可全年发生,但更常见于秋冬季节。

案 例

患者李*亿,男,11岁8月,汉族,以“发热、咳嗽7天” 为主诉,于2023.09.09号入院,7天前出现咳嗽,干咳为主,伴发热,予阿莫西林、静脉头抱哇肪及地塞米松等治疗,均未见好转。于9.9号我院查血常规均大致正常(见图1):

于14号复查血常规,14号血常规RBC 3.13×1012↓,MCV 96.2 Fl↑,MCH 40.2pg↑,MCHC 418g/L↑,同9号比,Delta△RBC -1.22, Delta△MCV 10.6,Delta△MCH 40.2, Delta△MCHC 87,仪器(迈瑞7500CRP)无报警信息,此结果触犯复检规则,查看红细胞直方图(见图2):

右部稍微抬高,疑似有红细胞凝集,为此涂片镜检,镜下见少量红细胞凝集(2-3个红细胞),标本于37℃水浴箱孵育30 min 后上机检测,结果如下(图3):


RBC 4.53×1012,,MCV 81.9 Fl,MCH 27.4pg,MCHC 334g/L,红系结果均纠正,涂片镜检也均正常,查阅患者检查结果,患者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金标法)阳性。

案例分析

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导致红细胞凝集,这是因为感染后血清中会产生一种非特异性冷凝集素,它能在0~4℃与自身红细胞或“O”型人红细胞发生凝集。这种凝集现象是由于IgM抗体有固定补体的能力,其有两个C1q的结合位点,在低温时可与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相结合,发生冷凝集。但是这种凝集是可逆的,当温度恢复到37℃时,凝集的红细胞与冷凝集素分离,红细胞也再次分开。

红细胞凝集现象一般在冬春季节容易出现,表现RBC、HGB以及HCT三者结果明显不成比例,RBC、HCT假性降低,并由此造成MCH、MCHC计数值异常升高,而对WBC 和PLT的影响则不是很大。本例红细胞凝集通过通过37℃水浴法纠正,红细胞凝集还可通过血浆置换法、预稀释法、公式法(XN系列的网织红细胞通道具有42℃孵育的功能的纠正效果比37℃水浴2h后的效果更好。可通过研究参数R-MFV、RBC-O来计算进而纠正MCHC)等多种方式纠正。

文章作者:姚晶铭  闽侯县医院检验科

编辑:伟

0 条评论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