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了,为什么这次这么严重呢?发高热,流鼻涕,眼睛也肿了,还有一侧的颈部鼓起来一个大包,身上隐约有皮疹,胃口也不好,这是这么回事呢?
简要病史
患者,男,4岁,发热,T 39.5℃,咽峡炎伴淋巴结肿大,肝区疼痛。
实验室检查重要内容
白细胞 22.8×109/L,分类淋巴细胞77%,见异型淋巴细胞和不典型单核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48%,可见少量幼稚细胞,EB病毒抗体IgA阳性,EBV-DNA阳性;肝炎标志物检测均阴性。巨细胞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抗体等均阴性。
符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诊断依据
(1) 发热,咽痛,肝脾淋巴结肿大。
(2)血细胞分析:白细胞明显增高,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高,骨髓像基本正常,EB病毒抗体IgA阳性,EBV-DNA阳性;肝炎标志物检测均阴性。巨细胞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抗体等均阴性。
(3)对症治疗有效,排除了其它血液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
回顾正常、异型淋巴细胞
正常成熟淋巴细胞可分为两型:小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如图一),小淋巴细胞胞质少,无颗粒,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切迹;大淋巴细胞蓝色胞质丰富,内有少量嗜天青颗粒。
图一 a:小淋巴细胞;b:大淋巴细胞,胞质中可见少量颗粒
一、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abnormallymphocyte)是一种形态变异的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显示多属T淋巴细胞。
其形态变异是病毒或某些过敏原等因素刺激,T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甚至发生母细胞化所致。异型淋巴细胞多见于病毒感染,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肝炎病毒等,其中以EB病毒感染导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尤为显著,异型淋巴细胞>10%;
此外,可见于流行性出血热、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疟疾、过敏性疾病、急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等。异型淋巴细胞
通常分为三型(如图二):
1)不规则型异型淋巴细胞:是异型淋巴细胞中最常见的一种。胞体较大而不规则 ,似单核细胞状,常见伪足,核呈圆形或不规则型,胞质丰富,呈较成熟淋巴细胞,染色深,呈灰蓝色。
2)幼稚型异型淋巴细胞:胞体较大,核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较粗,可见1~2个假核仁,胞质深蓝色。
3)空泡型异型淋巴细胞:属成熟淋巴细胞,细胞异型,胞质丰富,胞质及细胞核可见穿凿样空泡。空泡也可出现在不规则型异型淋巴细胞和幼稚型异型淋巴细胞。
图二 a:不规则型异型淋巴细胞;b:幼稚型异型淋巴细胞;c:空泡型异型淋巴细胞
什么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是由 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引起的淋巴细胞增殖临床综合征。
据估计,在美国85%-90%的成年人在40岁前,血液中EB病毒抗体是阳性的,这意味着他们既往感染过EB病毒。
人们对EB病毒普遍易感,其中最多见于5-25岁人群。每年约1%-3%的大学生患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如何分期?
分为潜伏期和发病期,潜伏期指感染病原体,但尚未出现临床症状,一般为 5~15 天,多为 10 天左右。发病期指出现了临床症状。本病病程 2~3 周,少数可延至数月。该分类有利于患者了解病情,进而帮助医生根据症状做出诊断并给予治疗。
会累及哪些部位或器官?
本病为全身性疾病,肝、脾、肾、骨髓、中枢神经系统均可受累,其中以淋巴结、肝、脾为主要受累器官。
会传染吗?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什么?
会传染。
传染源:病毒携带者及患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经口接触传播,如亲吻、共用餐具或咀嚼食物喂食婴儿,和飞沫传播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能治愈,约 90% 可自行恢复。部分患者可有复发。
会遗传吗?
不会。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很常见吗?
常见。
成年人群中 EB 病毒的感染率超过 90%
但大多数均无临床症状,仅有约 15% 患者会进展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确诊病例:满足下列任意3项临床表现及任一项原发性EBV感染的实验室证据。
1. 临床表现
(1)发热;(2)咽峡炎;(3)颈淋巴结肿大;(4)肝脏肿大;(5)脾脏肿大;(6)眼睑水肿
2. 原发性EBV感染的实验室证据
(1)抗EBV‑CA‑IgM 和抗EBV‑CA‑IgG 抗体阳性,且抗EBV‑NA‑IgG阴性;
(2)单一抗EBV‑CA‑IgG 抗体阳性,且EBV‑CA‑IgG 为低亲和力抗体
3. 非特异性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0.10;
(2)6岁以上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0.50 或淋巴细胞绝对值>5.0×10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