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冷凝集(cold agglutination)是指由自身抗体引起的,红细胞在冷环境中凝集成团的现象。冷凝集反应一般出现在31°以下,0-4°时最强,红细胞凝集最明显;随温度的升高,抗原抗体复合物逐渐解离,凝块消失。当血常规样本发生冷凝集时,就可能会引起红细胞(RBC)计数、红细胞压积(HCT)假性降低,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结果假性增高【1】,从而造成检验结果的偏差,因此在审核报告中及时发现并处理至关重要。
案例经过
在一个忙碌的下午,一例MVH和MCHC异常增高的血常规结果引起了我的注意,血常规结果如下图1,RBC:2.06*1012/L,MCH:65.4pg,MCHC:673g/L, MCHC>参考范围上限20g/L时,需要检查标本是否有脂血、溶血、红细胞凝集及球形红细胞
图1
此标本MCHC远远超出了正常范围,于是查看报警信息如图2,报警信息显示可能是脂血或者红细胞凝集
图2
然后查看了其同时送检的生化标本如图3,血清清亮,并无脂血、溶血
图3
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发生了红细胞冷凝集,因为MCHC>380g/L,是识别冷凝集干扰的基础【2】,于是又颠倒混匀查看血常规标本,如图4发现并无明显细沙样凝集的红细胞
图4
此时我也很是疑惑,所以就推了一张片,染色后如下图5 ,红细胞有轻微的凝集但并不明显
图5
此时我将血常规样本放进4°冰箱中5分钟后拿出来一看,真凶浮现,样本管壁的红细胞呈现细沙样如图6,果然是发生了冷凝集。
图6
知道原因后就将其放入37°水浴箱30分钟后拿出立即上机复检,结果如图7,此时MVH和MCHC已恢复正常,红细胞计数也上升至4.07*1012/L,并且并无报警。
图7
案例分析
当遇到一些非常弱的冷凝集或者患者体内的冷凝集素还处于缓慢的进展期时,单凭肉眼可能无法观察到明显细沙状的红细胞凝集现象,此时可以将标本放置4°冰箱5分钟再次查看有无细沙状凝集,本次案例即是如此。
案例总结
冷凝集现象较常出现在秋冬季节,天气寒冷,血液离体后迅速凝集,当遇到冷凝集标本时,推荐采用 37℃水浴30min后保温立即检测,大部分冷凝集标本通过该法均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对于极少数较为严重的冷凝集标本,可采用血浆置换 3 次处理后再检测,但血浆置换易导致血小板的严重丢失,因此,PLT值采用水浴法的检测结果较为准确【3】。
参考文献
【1】陈燕,许立新.红细胞冷凝集对不同类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7):53-55.DOI:10.14033/j.cnki.cfmr.2015.17.029.
【2】谭家成,冯霞.MCHC 用于识别和纠正冷凝集干扰血细胞分析结果的价值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5):682-683.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5.05.046.
【3】陈为.不同处理方法对冷凝集标本血细胞分析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22(16):15-16,17.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6.16.009.
作者:杨平(广西柳钢医疗有限公司医院)
编辑:种一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