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中有时会碰到血培养仪阳性报警,但涂片镜检时却找不到细菌,或者镜检发现细菌,但转种不出细菌而没法鉴定,对于这两情况应该如何分析和处理呢?下面根据笔者的知识和经验为大家进行分析总结,以供参考。
分析前,先了解一下细菌生长曲线
细菌生长曲线(Bacterial growth curve)专指单细胞微生物的。它是将少量的单细胞微生物接种纯种到一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细胞数量。以细菌增长数目的对数做纵坐标,以培养时间做横坐标,绘制可得出一条生长曲线,我们称这条曲线为细菌的生长曲线。曲线显示了细菌的生长繁殖的4个时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原因分析
一、血培养仪阳性报警,但涂片镜检时却找不到细菌的原因分析:
(一)假阳性
细菌的生长分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及衰亡期4个时期,曲线呈“S”形(阳性曲线)。血培养仪一般会在细菌从迟缓期进入对数期(曲线)出现第一个拐点时报阳性,真阳性的曲线在报警后仍呈对数生长(曲线呈“S”形),而假阳性的曲线一般出现的第一个拐点后不再上升(无对数期曲线表现)。
血培养阳性反应曲线“S”形
血培养阴性(左)/假阳性(右)反应曲线
而产生假阳性的常见原因又有以下几点:
1. 环境因素 主要受温度、电压的影响。
①温度 如空调突然故障、培养仪被阳光直射等引起实验室环境温度剧烈变化,会造成血培养的生长曲线波动而导致的假阳性;
②电压 连接血培养仪的电压不稳定,或同一电源下连接其他大功率的设备并且有频繁使用,引发电压波动。生长曲线会因电压而波动导致的假阳性。
2. 培养仪及培养瓶
①培养仪未按时保养和校准,或在校准空位的过程中,有正在培养的血培养瓶未取出。
②血培养瓶过期,培养基底部变色,送检过程中受到剧烈振荡或其他变化。或者血培养瓶没有及时上机等情况均有可能导致假阳性的发生。
3. 采血量
无菌血液在血培养瓶培养时由于血液细胞本身代谢产生CO2可以导致曲线的产生变化,当采血量过多的时候可能会造成假阳性(过少,易漏检)。此外对于部分血液病、肿瘤患者,由于其血液细胞的代谢率较高,也可能引发假阳性。
(二)技术因素
临床工作中有些待检菌为十分微小的革兰阴性杆菌(革兰染色为红色),因为革兰染色背景一般也为红色,微小的阴性杆菌混在培养液及血液的残渣里,经验不足的检验人员易漏检。
二、镜检发现细菌,但转种失败的原因分析:
1.阳性菌株生长缓慢 像厌氧类细菌,只有在隔绝氧气的环境下才能迅速繁殖。
2.阳性菌株为苛养菌 苛养菌营养条件要求较,应用普通平板转种,可能会转种失败。
3.阳性菌株产生自溶现象 对菌株产生自溶现象的阳性瓶,如果不能及时转种,也可能转种失败。
处理流程及方法
一、血培养仪阳性报警,但涂片镜检时却找不到细菌的处理:
先观察培养液的混浊度和仪器上的反应曲线:
1. 若培养液无明显混浊,反应曲线无对数期的曲线表现,一般为假阳性;可根据上述分析的原因作相应处理:
① 如果实验室发生假阳性概率较高的情况,应先评估实验室环境,血培养仪摆放位置等。建议实验室的温度维持在20—25℃之间,血培养仪避免阳光直射,避免摆放在空调出风口处,避免温度剧烈变化引起细菌生长曲线波动;检查电压,避免同一电源下连接其他大功率的设备并频繁使用,避免电压波动引起细菌生长曲线波动变化。
② 定期对血培养仪进行保养、校准和检定,保证血培养仪处于最佳状态。
③ 检验者做好查对工作,血培养瓶上机前认真检查血培养瓶是否过期,培养基底部是否变色等情况。
④ 查阅阳性样本患者的血常规结果及临床诊断,若为血细胞极度异常增高的患者,结合涂片可进一步确认为假阳性。
⑤ 对于假阳性的标本,培养时间没到的情况下继续培养,或从报阳血培养瓶抽出10ml培养液打入新的血培养瓶重新培养,培养时间足够(5天)的可报告阴性结果。
2. 培养液明显混浊,反应曲线有明显对数期的曲线表现,则重新涂片染色镜检,必要时请经验丰富的微生物检验人员会诊。
二、镜检发现细菌,但转种失败的处理方法:
1. 先对报阳血培养瓶种类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种类作相应处理。若为SN瓶或FN瓶报阳,建议转种厌氧平板,进行厌氧培养;若为PF瓶、FA瓶或SA瓶报阳,则建议用含血的BHI琼脂进行转种。
2. 若怀疑为苛养菌,则加种巧克力平板或其他特殊平板。
3. 若发现阳性菌株有自溶现象,应尽快转种,并且转种时应增加阳性培养菌液。
总之,检验人员平常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进行血培养相关检验工作中,要多观察、多分析、善总结,避免漏检,提高血培养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进行血流感染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正确的依据。
作者:陈泽城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编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