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后梅毒血清学检测假阳性情况调查

发布于 2024-03-15 16:59:45

自1992年以来,我国梅毒发病人数城逐年上升,2021年全国报告梅毒发病数达48.0万例[1]。自2009年以来,我国梅毒报告病例数一直位居法定报告传染病第3位,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位列性传播性疾病首位[2]。

如何及时甄别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生物学假阳性,正确解析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的结果,一直是梅毒诊疗中临床医生和实验室检测人员面临的挑战和难点。由梅毒螺旋体以外的其他生物性因子、疾病因素或生理因素引起的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和/或特异性抗体阳性反应,称为梅毒螺旋体生物学假阳性[3]。

最近检测发现,3年的新冠疫情后,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假阳性率情况有增多现象。

2023年4月接一对转诊夫妇,检测女方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随对其夫妻2人抽血检测,利用金标法检测,结果显示,女方特异性抗体弱阳性,男方为阴性;根据梅毒检测要求,利用化学发光法重新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女方为阴性,男方为弱阳性;随后又利用TPPA法检测,结果全为阴性;结合RPR检测,结果全为阴性,结合临床后,报告检测结果阴性,并建议其到上级医院检测,一周后随访结果为,一县级医院检测(化学发光法)女方为阴性,男方阳性;一月后,一市级三甲医院报告结果为阴性,未见报告单,检测方法不详。可排除感染初期抗体滴度低的情况,可判断最初试剂检测结果阳性为假阳性。随后对2023年检测的梅毒阳性病例(包括2种试剂检测,一种阳性,一种阴性的情况)进行回访,具体情况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 收集2023年4月检测的一对夫妻在我院及其他医院的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抗体检测情况。

1.1.2 回顾收集2020年∽2023年在我院进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抗体检测的人员阳性结果情况,包括两种特异性抗体试剂,检测一阴一阳结果的病例,回访其新冠病毒感染情况。

1.2 标本采集:

抽取患者静脉血5ml于不含促凝胶的红头真空采血管内,30分钟后,2000g离心5分钟进行检测。

1.3 方法:

1.3.1 根据梅毒实验室诊断程序,实验室采用一种高灵敏的、自动化程度高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进行初筛(例如化学发光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当发现阳性或可疑阳性的样品,再选择另一种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进行验证(例如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试验、免疫荧光吸收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化学发光试验)[4, 5, 6, 7],最好利用TPPA试剂进行验证,并结合非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结果和临床情况报检测结果。

1.3.2 快速检测,利用新创胶体金法检测(试剂一),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同时准备好对比试剂艾博胶体金法(试剂二)或TPPA试剂。

1.3.3 化学发光法,利用迈瑞化学发光仪以及配套试剂进行检测。

1.3.4 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利用RPR试剂检测,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稀释比方法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对统计数据利用exixe进行卡方检验分析。

二、结果

2.1  2023年4月接受的一对转诊的梅毒检测阳性夫妇,检测的结果为:女性:试剂一(胶体金法)有反应性,试剂二(胶体金法)和TPPA、化学发光法为无反应性。男性:试剂一(胶体金法)和试剂二(胶体金法)、TPPA为无反应性,化学发光法有反应性。说明试剂一对该女性病例标本产生非特异性反应,而发光对该男性病例标本产生非特异性反应。结果如表1、图1、图2:

根据以上实验,女TP初步可判为阴性,男TP初步可判为阴性。

一周后回访,其在一县级二甲医院检测,女方为阴性,男方阳性,显示为化学发光法检测;一月后其到一市级三甲医院检测,回复报告结果为阴性,未见报告单,检测方法不详。可排除因感染初期抗体滴度低造成弱阳性的情况,结合临床,无临床表现,只在1月份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其它无不适症状,可判断初筛实验试剂检测结果阳性为假阳性。

2.2 通过回顾随访收集2020年以来在我院进行梅毒血清学抗体检测有阳性反应患者情况发现,2020年至2022年共检测出梅毒抗体阳性49例(既往感染46例)其中假阳性2例,检测前6个月内均未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史,假阳性率为4.08%;2023年梅毒血清学抗体检测有阳性反应21例(既往感染13例),新确诊3例,生物学假阳性反应5例,假阳性率为23.8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随访发现,这些人员均在2022年11月-2023年3月间有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史。具体情况间表2.

表2 新冠感染前后梅毒阳性率改变情况对比

三、讨论

梅毒是由密螺旋体苍白亚种(俗称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实验室检查是梅毒诊断的主要依据,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包括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抗体检测两大类型。类似于其他病原体的血清学检测,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可能在一些疾病,甚至健康体检人群中出现生物学假阳性结果。由于性传播性疾病的特殊性,梅毒的生物学假阳性结果给临床诊疗、受检者身心健康,及家庭、工作等造成严重影响。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多采用特异性梅毒螺旋体重组蛋白作为靶标,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因此,发生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生物学假阳性的概率较低[8,9,10]。但最近我院检测结果统计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梅毒特异性抗体某些试剂检测假阳性率显著性增加,与往年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以我院最近发现的这两个假阳性病例为例,女:新创金标有反应性,艾博金标和TPPA,化学发光为无反应性。男:新创和艾博金标,TPPA为无反应性,化学发光有反应性。说明样本女新创金标试剂对该例标本产生非特异性反应,而化学发光法对样本男标本产生非特异性反应。由于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试验所检测的是抗梅毒螺旋体的IgG和/或IgM类抗体。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试剂中所用的抗原,或为Nichols株完整梅毒螺旋体悬液(例如梅毒免疫荧光吸附试验),或为Nichols株超声处理后的可溶性蛋白(例如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试验),或为梅毒螺旋体膜蛋白TpN15、TpN17、TpN44.5、TpN47等的重组蛋白及其组合谱(例如化学发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层析试验)。即使采用同样的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由不同原料公司提供的抗原产品,在不同试剂公司按照不同的检测方法研制的试剂,其敏感度和特异度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不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的结果不一致性是客观存在的[11]。

这次发现的主要为特异性抗体假阳性增加,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无反应。有文献表明,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可能原因为一、雅司病、品他病、地方性梅毒等其他螺旋体感染;二、罹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风、疟疾、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炎、弓形虫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疾病的患者中[12]。三、肿瘤患者(肺癌,肠癌,腹腔内膜癌,子宫)和老年患者假阳也会增多,因为基础疾病诱导产生一些蛋白造成假阳,但过一定时间会转阴。孕妇和新生儿假阳也增多,可能是甲胎蛋白形成二聚体蛋白引起的假阳。四、胶体金是通过电荷引力、疏水作用力、配位键结合和标记蛋白交联在一起,当标本环境为偏酸性或者酸性会改变破坏免疫复合物反应的环境,而引起非特异性假阳。五、其它的一些样品可能含有高水平的硫或SH 基团,或者具有高正电荷。六、此外本次调查显示,最近几年突起的新冠疫情也可造成某些检测试剂假阳性的出现,可能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和和其他相关的冠壮病毒S蛋白链之间结构相似,这蛋白很可能存在潜在的干扰从而引起假阳性。一些样品可能含有大量的分子或细胞分子,这有可能阻塞膜并且对检测带上的金标液的流动产生干扰。

另外,付虎等统计显示,在化学发光检测结果值在1∽10之间时,真阳性率仅占79.41%,在低浓度抗体情况下,几种检测试剂均有假阳性出现[13]。因此,仅凭2种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不一致,来判断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生物学假阳性是不科学的,不能作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生物学假阳性的判断依据,须综合受检者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的基础上作出判断。

随着2种特异性抗体检测策略的广泛使用,样本特异性抗体初筛试验阳性,而验证试验阴性的情况时有发生(称为孤立性特异性抗体阳性),其阳性结果的真实性及临床意义备受关注[14]。有研究表明孤立性特异性抗体阳性样本可能预示真正的梅毒螺旋体感染,因为部分患者的流行病学追踪和随访,能够获得曾经或之后出现梅毒感染的证据[15]。但由于隐性梅毒感染者(占比>80%)常无自觉症状,且有些患者可能隐瞒高危性行为病史,因此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假阳性的判断越发困难,对不能确定特异性抗体真假阳性的患者密切随访是非常必要的。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梅毒的实验室诊断中,不存在使用免疫印迹法作为梅毒确认试验的说法,其只是一个补充试验方法[3,8]。

总之,在没有足够证据排除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前提下,切勿轻易作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生物学假阳性的结论。梅毒螺旋体生物学假阳性作出判断的前提是有充足的非梅毒感染证据,从实验室角度分析,检验者首先必须排除临床样标本的采集或保存不当(如溶血或污染)、检测系统和方法学的检测性能差异,以及实验室操作等因素所引起的随机误差及技术性假阳性;此外,检验者应知晓受检者自身的某些病理或生理反应(如肝炎、妊娠、老龄化等)对检测的影响,可能造成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检测结果呈阳性。

作出生物学假阳性判断是综合实验室结果和临床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检验和临床沟通的重要依据。

由于本实验例数较少,也可能是由于别的什么不知道的原因造成假阳性率增高,其原理和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Z/OL]. (2022-01-22)[2022-11-17]. http://nhcgovcn/jkj/s3578/202204/4fd88a291d914abf8f7a91f6333567e1shtml.

[2] 岳晓丽, 龚向东, 李婧,等. 2014—2019年中国梅毒流行趋势与特征分析[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 54(8): 668-72. DOI: 10.35541/cjd.20210098.

[3]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生物学假阳性处理专家共识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3,46(5) : 445-450. DOI: 10.3760/cma.j.cn114452-20220919-00540。DOI: 10.3760/cma.j.cn114452-20220919-00540。

[4] OrtizDA, ShuklaMR, LoeffelholzMJ. The traditional or reverse algorithm for diagnosis of syphilis: pros and cons[J]. Clin Infect Dis, 2020, 71(Suppl 1):S43-S51. DOI: 10.1093/cid/ciaa307.

[5] TongML, LinLR, LiuLL, et al. Analysis of 3 algorithms for syphilis serodiagno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management[J]. Clin Infect Dis, 2014, 58(8):1116-1124. DOI: 10.1093/cid/ciu087.

[6] 童曼莉, 刘莉莉, 林丽蓉, 等. 梅毒实验诊断程序研究进展 [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7, 40(11): 898-903. DOI:10.3760/cma.j.issn.1009-9158.2017.11.015.

[7] PengJ, LuY, YuH, et al. Analysis of 2 reverse syphilis testing algorithms in diagnosis of syphilis: a large-cohort prospective study[J]. Clin Infect Dis, 2018, 67(6):947-953. DOI: 10.1093/cid/ciy198.

[8] JanierM, UnemoM, DupinN, et al. 2020 European guideline on the management of syphilis[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21, 35(3):574-588. DOI: 10.1111/jdv.16946.

[9] SmikleMF, JamesOB, PrabhakarP. Biological false positive serological tests for syphilis in the Jamaican population[J]. Genitourin Med, 1990, 66(2):76-78. DOI: 10.1136/sti.66.2.76.

[10]ParkIU, TranA, PereiraL, et al.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reponemal-specific tests for the diagnosis of syphilis[J]. Clin Infect Dis, 2020, 71(Suppl 1):S13-S20. DOI: 10.1093/cid/ciaa349.

[11] ClementAC, FayKE, YeeLM. Disparities in state-mandated third-trimester testing for syphilis[J]. Am J Obstet Gynecol MFM, 2022, 4(3):100595. DOI: 10.1016/j.ajogmf.2022.100595.

[12] 郑和平. 梅毒实验室诊断技术与质量控制[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13]付虎罗敏唐璐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临床应用及假阳性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13):1831-1833.DOI: 10.3969/j.issn.1672-9455.2022.13.026

[14] RadolfJD, BolanG, ChowJM, et al. Discordant results from reverse sequence syphilis screening-five laboratories, United States, 2006-2010 [J].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2011, 60(5): 133-137. DOI: 10.1016/PREV201100167379.21307823.

[15] HunterMG, RobertsonPW, PostJJ. Significance of isolated reactive treponemal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results[J]. J Infect Dis, 2013, 207(9):1416-1423. DOI: 10.1093/infdis/jis459.

作者:张清松(山东省鄄城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编辑:种一棵树

0 条评论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